2014年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新一輪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的推出,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速減緩。2014年我國國產氣產量穩步增長,達到1308億立方米(含常規氣、非常規氣);進口氣量進一步增加,總進口量為595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量快速增長,表觀消費量1816億立方米,絕對消費量達到1761億立方米;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城市燃氣、工業用氣量持續增長;天然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年新增管道長度超過5000公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835號)、《關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4]467號等天然氣相關政策陸續出臺。
一、國內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不斷加大,天然氣產量穩定增長
2014年在天然氣勘探方面,我國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5000億立方米。
隨著國產天然氣的大力開發,國內天然氣產量穩步增長。初步統計2014年國產常規氣量為1250億立方米,較2013年增長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1%。2014年我國天然氣生產仍以長慶氣區、川渝氣區、塔里木氣區及海洋氣區四大氣區為主。
二、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不斷取得新進展
隨著國家發改委等主管部門對《煤層氣產業政策》、《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頁巖氣產業政策》、《頁巖氣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等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以及煤制天然氣業務均取得實質性進展和重大突破。2014年我國非常規氣產量為57.2億立方米,包括煤層氣、頁巖氣、煤制天然氣。其中:
2014年我國煤層氣產量為3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3.3%,初步實現工業化生產,成為天然氣有效補充。目前我國煤層氣開發規模最大的5個企業分別是晉煤、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控股中聯煤)和河南煤層氣公司。
2014年我國頁巖氣產量為13.3億立方米,生產主要以中石化涪陵區塊和中石油長寧-威遠區塊為主。
2014年我國煤制氣產量為7.9億立方米(不包括匯能煤制氣產量)。目前我國煤制氣主要來自大唐克旗煤制氣項目一期工程、伊犁慶華煤制氣項目一期工程、蒙古匯能煤電集團一期年產4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及天然氣液化項目。
三、天然氣進口量放緩,對外依存度仍有提升
2014年全年天然氣進口量達到595億立方米,較2013年增加59億立方米,增長11.0%,增速相比去年下降10個百分點以上。2014年對外依存度為32.4%,相比去年增加1.2個百分點。
2014年我國進口管道氣為33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5.5%,以土庫曼斯坦天然氣資源為主,少量的從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緬甸等國家進口;進口LNG為1893萬噸(合265億立方米),占進口天然氣總量的44.5%,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卡塔爾四國。
四、天然氣管道建設勢頭依舊強勁
從2004年以來,天然氣管網建設一直處于高峰建設階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西氣東輸、海氣登陸、就近供應”供氣格局。天然氣管道、地下儲氣庫以及LNG建設全面提速,特別是地下儲氣庫進入了建設和投產的高峰階段。2014年建成投產管道長度達到8.3萬公里,新增管道長度5013公里,主要投產的管道包括西三線西段、中貴聯絡線隴南支線、中緬天然氣管道支線等;截止到2014年底,地下儲氣庫達到20座,設計工作氣量總計達151億立方米,有效工作氣量42億立方米,調峰氣量為28億立方米;投產的LNG11座,總接收能力3740萬噸/年,2014年投產了青島和海南LNG接收站。
五、天然氣消費量增速放緩,供需形勢有所好轉
2014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天然氣第二輪價改的推出,國際原油價格和煤炭價格持續下跌,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速放緩。2014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81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僅118億立方米,遠低于預期;絕對消費量176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1億立方米,增長率為7.4%,增幅顯著下降。2014年天然氣消費量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6.0%,較上一年增加0.2個百分點。
而天然氣供應量為18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7億立方米,供需形勢好轉,供需基本平衡。
六、國家推出新的價格調整方案,大多數省份落實價格調整方案
2013年6月,國家發改委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調整了天然氣價格。按照2015年實現與增量氣價格并軌的既定目標,2014年8月12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835號)。這次非居民用存量氣價格調整是分步理順存量天然氣價格的第二步。
根據國家《關于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的要求,除個別省份外絕大多數。ㄊ、自治區)陸續調整了天然氣門站價格。